在云南进行桥梁切割工程时,安全管理需结合当地气候、地质特点及施工规范,从法规执行、风险防控、操作规范、应急措施四方面构建全方位管理体系。以下为具体管理要点:
一、法规与责任落实
主体责任制
依据《云南省焊接与切割作业专项排查整治工作方案》,施工单位作为安全“****责任人”,需落实从业人员资格审查、培训教育及“十不准”规定,严禁无证作业。
审批与监管
执行动火作业分级审批制度,作业前需完成清理、交底、监护全流程。监管部门对虚假培训、无证操作等行为实施“一案双查”,涉嫌犯罪者移送司法机关。
二、气候与地质风险防控
雨季管理
云南5-10月暴雨频发,易引发滑坡、泥石流。切割作业应避开持续强降雨时段,作业面周边需设截排水沟,防止雨水浸泡导致混凝土表层软化(厚度5-10mm需凿除)。
温差控制
昼夜温差达12-20℃,切割前检测混凝土内部温度梯度,避免高温时段作业,防止热胀冷缩加剧裂缝扩展。
抗震加固
云南属地震多发区,切割前需评估桥梁结构稳定性,对悬空或倾斜部位采取临时钢支撑,防止震动导致坍塌。
三、施工操作规范
设备与人证管理
切割设备需符合国标,定期检测冷却系统、锯片裂纹。操作人员须持特种作业证,佩戴防护面罩、手套、耳塞。
作业流程标准化
准备阶段:清理桥面硬物,探测钢筋分布及裂缝深度,绘制切割路径图。
切割阶段:分层分块切割,每层厚度不超过机械限值的80%,异常声响立即停机。
收尾阶段:清洗设备、擦干锯片,电缆存放于干燥通风处。
结构保护
避免损伤主梁受拉区钢筋,切割悬臂梁根部时预留保护层,防止雨水渗入引发锈蚀。
四、应急措施
应急预案
制定火灾、坍塌、触电等突发事件的应急疏散预案,配备灭火器、灭火毯,设置应急通道。
环境监测
对切割区域实时观测,发现裂缝扩展或墩台位移立即停工,启动应急加固方案。
起重安全
使用起重设备吊运构件时,执行“十不吊”原则,确保钢丝绳、吊钩无损伤。
总结
云南桥梁切割工程需以法规为纲,以风险防控为核心,强化操作规范与应急响应。建议施工前开展地质勘查、结构评估,编制专项安全方案,并通过智慧工地系统实现全过程监控,确保施工安全与效率。